2025
10-20
16:32
来源
江海晚报

球迷为队员助威加油。记者许丛军
19日晚,被誉为“南鸟巢”的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灯火通明,人气满满。南通“状元狼”主场对阵无锡“水蜜桃”的“苏超”淘汰赛在这里激情上演。这不仅仅是一场万众瞩目的足球比赛,更是一场融合体育、文化与城市形象的盛大节日。点球大战扣人心弦,南通队最终战胜无锡队,成为本场比赛的“赢家”,现场欢呼声和歌声不绝于耳,成为欢乐的“海洋”。
赛场内外:
南通的热情邀约
南通是海内外闻名的建筑之乡,累计荣获“鲁班奖”124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当天,来自南通四建的项目经理、技术骨干和消防战士代表护旗,与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学子共同高歌《歌唱祖国》。这跨越年龄与职业的合唱,唱出了南通“建筑铁军”之乡的骄傲,也唱出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这一刻,整个体育场为之动容。看台上的球迷打开手机的手电筒,跟着旋律轻轻哼唱,3万余人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成为南通这个秋夜最动人的风景。
当天,赛场上的节目精彩纷呈,彰显了南通的江风海韵,更表达了对球迷们的热烈欢迎。来自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的百名学子表演歌舞《潮启江海》,他们以身体为笔,描绘着长江入海的壮阔,演绎着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的豪迈气概。南通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子表演的啦啦操,凭借灵动的身姿和灿烂的笑容,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观众掌声此起彼伏,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
赛场之外,同样精彩纷呈。下午4时许,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东侧市集人山人海。南通文旅集团消费券兑换点、通通文旅小屋等点位前,球迷排起了长队,选购南哥毛绒玩偶、钥匙扣、帆布包、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六桥外、锅里岩、麦蒂酥等摊位香气四溢,文蛤饼、炸火饺、蝴蝶酥、蟹黄包等地道南通风味让不少食客竖起了大拇指;在消防车里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在中医摊位前玩一次“运球寻药”游戏,和“唐僧师徒”四人一起切水蜜桃蛋糕,各种趣味游戏引得大小球迷乐开了花……
“我们带来了狼山烧鸡、新中腐乳、西亭脆饼、桑叶茶、麻虾酱等南通各县(市、区)的特色农副产品,品类齐全、口味独到。”南通市供销合作总社旗下南通果品食杂有限公司负责人卢燕说,最受欢迎的要数现蒸现卖的如皋蟹黄包,“开张不到一个小时,已经卖了几十笼。”
机器狗奔跑跳舞,各种高难度动作引得观众阵阵掌声;机器人卖力打鼓,充满节奏的鼓点点燃了火热气氛……由海门文旅推荐的魔法原子机器人公司带来了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小麦”和消费级四足机器狗MagicDog,现场为“苏超”打call。魔法原子机器人工作人员王蔺涵表示:“希望用这种方式为球赛应援,预祝南通队取得好成绩。”
为了提升球迷的观赛体验,南通公安、交通等部门预先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了详尽的观赛指南。在赛场周边设置了16个停车场,并在狼山北门停车场特设无锡客队及外省市球迷专用停车场。公交集团在停车场开通了6条免费接驳专线直达赛场,同时开设1条免费地铁接驳专线;将7条公交线路延长运营至24:00,2条公交线路及4个动态公交服务区域则延时至22:00。轨道交通1、2号线的运行服务时间也相应延长2小时,方便广大球迷出行。此外,VR全景导览寻座系统和智慧泊车系统成为便捷“神器”,球迷扫码即可实时查看车位空余情况及座位导航,迅速抵达赛场。
记者看到,在赛场的入口、转角和过道处除了粘贴明显的指示标识,还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值守,为观众提供入场指引等服务。体育、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人员早早就位,为赛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座位上整齐摆放的3万多个红色球迷包里,助威服、助威棒、纸巾一应俱全,南通文旅地图为外地球迷提供了探索这座城市的指南,消费券则体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无锡球迷王先生端详着地图说:“我下次一定要去狼山看看,还要尝尝南通的文蛤!”
当天下午,南通体育会展中心周边的道路热闹起来。来自海安、如东、如皋、通州等各个县(市、区)的便民大巴陆续驶入停车场。“以前看球要自己开车,堵车又难找车位,这次有大巴直接到赛场,太方便了!”如皋球迷陈先生笑着说。来现场观赛的泰州球迷王超笑着说:“南通办赛事,想得真周到。”
媒体聚力:
记录每一次精彩
在“南鸟巢”的各个角落,一群特殊的工作者同样值得尊敬——中央、省市的各级媒体记者带着“长枪短炮”,穿梭在各个角落。从赛前筹备到赛场动态、从文化表演到球迷反应,他们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着每一个精彩瞬间,让“苏超”热度传到全国各地,也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并爱上南通。
看台上,球迷们的助威声此起彼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球队的支持和对城市的热爱。这种热情不仅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也通过各级媒体人的传播,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南通的活力和魅力,激发了市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城市文化的认同。
在“苏超”报道中,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派出多路记者奔赴现场,采用大屏和小屏同步发力的策略,确保了报道的及时性与全面性,也让电视前的观众能深切感受到现场的热烈氛围。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一部记者毕然看来,南通队是一支充满青春活力、凝聚力很强的队伍,球员竞技水平高,表现十分亮眼。她表示:“球队始终团结一心,为城市荣誉而战,展现了年轻球员的拼搏精神和追梦决心。我对南通队在决赛中的表现充满期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罗鹏负责赛事直播连线和短视频制作。其团队在赛前会提前搜集资料,深入了解南通队及其对手的情况。通过与后方演播室的视频连线,他们在开赛前半小时向网友介绍现场情况,展现热烈的氛围。此外,团队还注重用手机捕捉精彩瞬间,并迅速制作成短视频,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平台进行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罗鹏表示,南通主场氛围热烈,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提档升级后的“南鸟巢”,球场与观众席距离更近,加油声浪扑面而来,进一步增强了观赛的沉浸感。“在这里,你能真切地感受到足球带来的纯粹快乐。”他说,无论是“真球迷”还是“伪球迷”,无论是新闻记者还是普通观众,都能共享这份归属和感动,自己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苏超”的宣传报道工作。
南通本地新闻工作者更是全员出动,通过融媒体平台进行图文并茂的全方位报道。南通发布客户端的相关新闻产品点击量迅增,评论区被全国球迷的点赞刷屏。媒体的专业报道与创新传播,共同助推这场“苏超”赛事突破圈层,成为现象级的体育文化盛事。在媒体助力下,南通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南通队和南通这座城市正火热“出圈”。
终场哨响:
激情永远不散场
“我在南通等你……”通师高专与南通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子演绎的歌舞《我在南通等你》,既是对现场观众的邀约,又是南通向全国人民发出的热情呼唤。
当比赛终场哨声响起,南通队战胜无锡队,“南鸟巢”瞬间陷入狂欢。球迷们挥舞着助威棒,一起拥抱庆祝;球员们绕场致谢,向观众鞠躬。看台上,有人激动得流下眼泪,有人举着“我爱南通”“南通必胜”的旗帜久久不愿放下。
夜色渐深,球迷们陆续离场,接驳车和便民大巴有序地送大家返回。“南鸟巢”的灯光依旧明亮,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现场,他们的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笑意——这场属于南通的体育盛宴,不仅留下了一场胜利,更留下了城市的文明与活力。
“南通的朋友带我们参观了南通博物苑,还品尝了正宗的海鲜和南通菜。”无锡球迷秦文贤难掩兴奋地说,自己每次来南通都有不同的感受,但市民的热情周到是不变的,“今天一直在下雨,出租车司机和现场工作人员都提醒我们注意路滑,感觉非常暖心。”
“这场球踢得太精彩了,表演也让我看到了南通的文化魅力!”宿迁球迷李明说,他已经收藏了这次的球迷包和文旅地图,“下次我还要来,要带着家人去逛狼山、游濠河。”
当媒体的镜头将“南鸟巢”的热闹传到远方,当球迷的笑容成为南通最鲜活的名片,我们看到,这座依江傍海的城市正以开放、热情、活力的姿态,迎接每一个“在南通等你”的时刻。而这个沸腾的夜晚,只是南通精彩故事的一个篇章,未来,更多属于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精彩仍在继续书写。
(记者张烨 高阳)